布拉格第一站,共產主義博物館(Museum of Communism)
捷克在冷戰時期時由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統治,(以下簡稱捷克共產黨)
這間博物館主要是在呈現這段期間的歷史(1948-1989)。
+++++++++++++++++++++++++++++++++++++++++++++++++++++++++++++++++++++++++++
整間博物館的建築以大量的簡潔白色作為基底。
學生票價是250捷克幣,差不多是8鎊,台幣300多塊的價格。
進場先來個帥氣的馬克思 。
整區分成三大區,分別按照時間順序分成,
夢想-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的誕生及二月政變等、真實-國家主義下人們的生活、秘密警察以及惡夢-軍事審判、勞動營及最後的天鵝絨革命等等。
大致上是一個按照時間順序來講事情的展示脈絡。
Photo: https://muzeumkomunismu.cz/wp-content/uploads/2017/10/mapa-eng-1.png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建立
這個人叫做Tomáš Garrigue Masaryk,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第一個總統。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在一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幫助下,
在1918年10月28日脫離了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而建立。
而捷克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Czechoslovakia, 簡稱KSČ)則在1921年建立,
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共產主義政黨。
黨員的組成大部分都是窮人,可能一週只有12克朗(Crown),活在貧窮線的邊緣。
奧地利女王瑪麗亞泰瑞莎曾說過,如果沒有捷克的土地,整個帝國就是一個貧窮奧地利女大公的等級而已。
(Emperor Maria Theresa once proclaimed that without the Czech lands all the will be left of the empire would be the poor Austria Archduchy.)
因為捷克境內有很多的工業巨頭,可以說是主宰了世界的命脈,比如Skoda汽車。
而奧匈帝國最主要的汽車製造公司也都在捷克境內(Laurin & Klement、Tatra、Praga)。
共產主義之父。
這邊主要敘述了共產主義的發展,並且認為共產主義在世界上的施行帶來了大約1億人口的死亡。
(由此就可以看出這間博物館的立場了。)
而捷克共產主義的重要人物叫做Klement Gottwald,是捷克共和國的第14任總理,
也是共產黨的第一個總理。
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慕尼黑協議來了,這邊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法國跟德國與義大利簽了這個協議,
無條件把捷克的部分地區給了德國,好堵住希特勒的嘴。
然後後來在1939年,捷克就被德國整個吃掉了,一直佔領到1945年。
捷克當時有表達抗議,但沒有用,還是在一場自己沒有出席的會議中,被賣掉了。
當時的總理Edvard Beneš當時沒辦法去參加會議,而是在旅館中等待會議的結果,超悲戚。
這個協議被捷克人稱作Munich Betrayal,認為這是一個有關捷克,但沒有捷克的決定(about the Crechs, without the Czechs)。
接著共產主義者就開始稱當時的總統Beneš是一個爛領導,把自己的國家賣掉。
後來Beneš就下台了,流亡到英國去。(同時期Klement Gottwald也被流放到了蘇聯。)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捷克境內的德裔瞬間變成二等公民,
被強迫帶著白臂章、九點後不能出門、小孩子不能上學,薪水都要扣20%來補償戰後的損失,
他們被大把大把的趕出了這個國家(預估約有300萬人)。
蘇維埃聯盟
史達林在戰後拒絕了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也象徵共產主義者的正式崛起。
1946年,共產黨在捷克獲得了大約38%的票,Gottwald成為首相。
但往後,捷克可說是喪失了主權,因為之後所有的事情都要聽莫斯科的。
捷克變成一個Model,給蘇維埃政權的國家當一個有錢國家的範本,
就會有很多被安排好的旅行,拜訪者只能看到他們被指定看的東西(可以看柏林DDR博物館這篇)。
而在Gottwald死了之後,他的身體被保留,比照列寧。
但後來因為還是爛掉了,所以就燒成灰埋起來了。
超大的雕像
1955年的時候,世界上最大的史達林雕像在布拉格被蓋好,花了1.5億(150 million),高15.5米,長22米。
但在1962年的時候被拆掉了。
現在現址是布拉格節拍器。
Photo: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7/Praski_Metronom.jpg
再接下來是一些呈現出共產主義的畫作跟藝術品。
貨幣改革
捷克是最慢有配給制(rationing syste,)的國家,人們有錢但是都沒有東西可以買。
1953年,6月1日,為了不再受到美元的控制,共產黨宣布要改革貨幣,
把克朗crown換成盧布ruble。
然後就變成超慘的悲劇,因為蘇維埃貨幣沒有那麼好換,而政策宣布又很臨時。
就可能宣布時你還有5000克朗,醒來變只有1000克朗。
後來貨幣兌換比最慘到50:1,被稱為a great swindle,大騙局。
而為了早日進入工業化,大量的使用化學肥料跟重機器,也造成了土地的污染。
Spartakiad又被稱為赤色體育運動,是用來對抗西方國家的奧運的。
每五年在布拉格舉辦,然後會擠超多人,但是也花費很多錢。
這張是在講當時的人們幾乎很難有自己的生意,所有的生意都是國有的。
所以也因此出現了很多的黑市交易。
當時人們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去Adriatic Coast旅遊,但很難做到,
所以到現在,Croatia還是捷克人最愛去旅遊的國家。
而且出國都不能帶太多錢,也必須經過允許。
當時世界的分佈圖,紅色是華沙公約國(Warsaw Pact),藍色則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Nato)。
蘇維埃的服裝。
生活空間,這是做成一個剖面圖在牆上的,蠻有趣的展示方式。
正看長這樣。
地上的戰爭。
當時的學校。
打卡鐘。
1989年,天鵝絨革命爆發,結束了共產黨長久以來的統治。
而斯洛伐克也在1993年宣布獨立,與捷克成為兩個不同的國家,各自發展至今。
這應該是我看過有關於極權政府的第二還第三間博物館了(另外還有東德DDR博物館、猶太博物館)。
這些講極權的博物館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很大的呈現出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況,
然後都荒謬到讓人難以想像,論述上也有很強烈的立場,
主要在呈現當時的強權生活。
就覺得現在能夠生活的如此自由,不會留在威權政府打造的想像場景中,
是透過過往的先輩,在轉型正義的道路上不斷努力而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