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最後一站是卡賽爾文件展Kassel Documenta, 其實也是這次來德國最主要的原因, 主菜放在最後的意思。

因為這邊的照片因為後來相機在巴塞隆納被偷走, 有些只剩下iPhone Live Photo的影片截圖,所以像素差了一點,請見諒。


++++++++++++++++++++++++++++++++++++++++++++++++++++++++++++++++++++++++++++++++++++++

從法蘭克福搭車到卡賽爾,然後中間還要換車(真的是一個相當小的城鎮阿)

8:35分,轉車中。

 

一出車站就有地圖。

 

還有裝置藝術。

卡賽爾其實蠻小,所以就一路走到旅館,

 

 

路上經過的公車站牌。

 

 

Waffle Café Kassel

 

我們住的旅館叫Waffel cafe hostel documenta,要到這家咖啡廳做check in,

過程有一點點的小沒效率,因為老闆一直沒來,等了一下子,碰面後英文又有點爛,但是費盡一番周折還是入住了,

雙人雅房兩晚是140歐,等於每個人每晚大約1225台幣,有點貴。

但這個時間真的有點難訂,只能說還是有很多旅客趁這個時候來的。

旅館在的位置其實不錯,就在市中心大圓環旁,走路就有百貨公司跟超市。

但從火車站步行要20分鐘,有點小遠。

 

 

卡賽爾文件展

卡賽爾文件展是五年一次的展覽, 這次剛好躬逢其盛,在國外這一年得以遇到(而且還有威尼斯雙年展)。

  

 

第14屆的主題叫做Learning from Athens。

也有在雅典展出,首次以兩座城市合辦的方式進行。

 

 

最經典的就是這座帕德嫩神殿了, 裡面是以禁書構成。

這個作品叫做The Parthenon of Books

整個展場中最吸睛的一項作品,是阿根廷藝術家Marta Minujin的作品。

 

個廣場同時也是1933年納粹燃燒禁書的地點。

透過10萬本古今往來的禁書築成了這座神殿。

整座神殿跟真的帕德嫩神殿的size有得拚。

 

很特別的是哈利波特也曾經是禁書, 愛因斯坦也是禁書,因為他是猶太人。

安妮的日記就更不用說了。

  

 

本件作品介紹的資料照片。

除此之外附近的館舍也展出了很多雅典當地的當代藝術作品,比較像是一個呼應展。

也有很多活動可以參加。

 

 

路上也有不少的展示,比如水管裡面的小套房(誤)。

 

這個作品叫做,When We were Exhaling Images ,

象徵移民生活的艱難,由Hiwa K.,一位伊拉克移民創作。

生活需求都在水管裡滿足,有餐桌、浴室、被褥、書桌等等。

 

逛到這邊先去車站接朋友,

收拾一下,把在法蘭克福亞超買的泡麵解決(居然附叉子QQ)。

接著就開始一起逛展覽(終於不是一個人的旅程了QQ)

可以體驗到一座城市都因為一個當代展覽活躍起來的感覺。

 

第二天的卡賽爾20170906

第二天就是繼續看展覽。

用帆布吊掛的展覽敘說。

 

一個鐵道內的展覽。

 

路旁的超大型藝術,用黑布包裹起來的一棟建築。

 

沙雕藝術,很可愛。

 

PHỐ VẮNG

第一天跟第三天都來吃了tripadvisor上面卡賽爾排名第5的餐廳,是一家越南菜。

 

吃了佛很療癒,覺得非常棒。

 

在這邊待了2天,準備打道回府了。

(在車站等車中。)

 

 

總而言之,卡賽爾真的是一個很小的小鎮。

不過好處是,也因為是很小的小鎮,所以整個文件展都隨處可見,當地的博物館跟學校都會搭配做出不同的活動跟展覽。

 

可惜因為相片遺失,沒辦法保留很漂亮的紀錄,

但在這段時間,

真的很盡情地看了無數的當代展覽很多的議題跟視覺效果,很棒。

 

此外也展出了許多雅典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因為很多是從雅典移展的),算是有點呼應。

 

不過以一個觀光客的觀點來說,還是愛丁堡的藝術節來的更為歡快盛大一些。

但是以一個文件展來說,他跨越了不同地域跟時間的各種議題,

帶領觀者理解當代的移民、性別、環保等多項議題,就是當代藝術展想帶觀眾們理解的。

 

最後放上卡賽爾文件展的明信片當結尾。

Me-20170905-德國卡賽爾-1

Me-20170905-德國卡賽爾-2

 

 

 

  

 

arrow
arrow

    斐慕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