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城堡內有一個小小的藥物博物館,是包含在進城的門票內的,

空間不大,但東西蠻多的。

開放時間:04月01日-10月31日,10:00-18:00 (最後進場時間 17:40)

               11月01日-03月31日,10:00-17:40  (最後進場時間 17:10)

休館時間:12月24日下午、12月25日全天、12月31日下午。

++++++++++++++++++++++++++++++++++++++++++++++++++++++++++++

裡面共計分成10個區域。

第一區Info

這區大概就是入門的介紹。

一個Lobby概念的展區。

 

第二區History 

 

這區講以前16、17世紀的藥學,

當時,冷、熱、濕度跟乾燥度還有食物對當時的藥劑師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實現在也是拉,代表還蠻先進的)。

不過當時他們還沒有血液循環、細菌的概念。

所以他們當時治療有點像是中醫的五行,如果太熱就給你一點被認為是涼性的藥材吃。

然後開藥或治療的方式也是走,大部分都是把東西排出體外的方式(欸。

比如瀉藥、發汗劑、催吐劑、利尿劑等等,甚至是放血。

但他們當時也有個人體質的概念,他們知道一樣的療法不能用在不同年齡層的人身上,甚至季節也會有影響。

就,意外地跟中醫有點像的療法。

而這張黃色的圖就是在講放血blood letting,告訴你什麼時候該放血。

 

這張圖則是在講工業的生產降低了藥物的價格,讓他們變得可以負擔。

同時也有複合性的藥物出現,並且在城市裡大量流通,

因此那種藥師在家自製的藥情況就減少了。

 

第3區的藥劑師培訓

接下來這幾區都在展示藥局,

這間博物館展示了很多不同時期的德國藥局,風格都差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的小故事,蠻有趣的。

這間是模擬一個本篤會Benedictine monastery藥局(它在奧地利的Schwarzach)。

是屬於天主教的一個隱修會。

後來被一個Schwarzach鎮上的藥師買下,作為他家使用,

總共使用到大約1961年。是巴洛克式的辦公室風格。 

辦公桌共有60個標籤好的櫃子,而桌上站著的是醫神Aesculapius跟他女兒Hygieia

兩個人手持蛇杖,監督著藥局。

 

孩子們的藥房

風格上稍微可愛一點。

 

第4區的Biedermeier藥房

Officina of the "Apotheke zur Krone" (Crown Pharmacy)

這是大概1812年的藥房,他的主人是Christoph Jacob Faulhaber (1772-1842)。

走的是早期的Biedermeier風格(德國的一種中產階級藝術風格)。

跟前面的不同,他沒有開放式的櫃子,

這些藥品都被放在有門的櫃子裡並且被標示出來,而且是用字母排列。

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的排列。

第5區Materia Medica

materia medica 指的是準備要做成藥材的材料,這些藥材來自三大領域:植物vegetabilia、動物animalia、礦物mineralia。

並且大部分都是乾燥的藥材。

後來藥物的範圍被伊斯蘭科學所擴大,在十字軍東征的時候東方的藥物開始增加,

不過這時候乾藥材還是很重要。

到19世紀的時候,重要性是植物性的藥材大於動物性的藥材,礦物的最次之。所以這時候有很多植物園,

也保存了植物的根、種子、葉子、樹皮等部位,並乾燥起來。動物部分則是會拿動物的脂肪來做油膏等等。

然後也有幻想神獸當藥材的,比如他們就會把獨角鯨的角拿來當獨角獸的角,有解毒的功能。

此外也會使用人的身體,比如木乃伊或是便便,而且直到18世紀晚期都還是很盛行(為當時的病人哭哭)。

礦物也有很長的list,比較有趣的是這時期醋、蠟、酒在這時候都跟水銀、硫磺一樣被歸類在礦物,還蠻有趣的。

這個藥坊內的罐子呈現了歐洲16-18世紀的藥罐風格,

分別來自於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跟尼德蘭。

從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藥罐,就可以看出當時貿易的雛形。

Trade

東方藥材雖然佔比不高,但是都很貴。

當時的藥師會想辦法跟商人買來進口,很長一段時間是走羅馬人建立的路,從地中海跨越阿爾卑斯山到德國。

後來15世紀北義大利聯邦開了一條新的路,從威尼斯走。

之後經濟的重心也不斷改變,從義大利到伊比利半島(16世紀),再到阿姆斯特丹(17世紀),最後到倫敦(18世紀)。

而在地理大發現後,更多不一樣且有穩定供量的藥才開始加入這個市場。

 

第6區藥學

Pharmacy's Officina / Baxter collection 

中世紀的城鎮最重要的場地是中央市場,有很多商人跟木匠會在那邊叫賣,

他們都待在小小的木頭房子內,然後在教堂或城牆旁邊,而藥房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當時的藥劑師生活的空間超小,但是又要能符合需求,就是是一個小而美的存在。

7. Material - and Herbroom 

Herb room with furnishings from the "Stadt-Apotheke" at Mosbach

這是德國藥局(Stadt-Apotheke)的草藥室,

到20世紀以前,這種有抽屜的長櫃子都是保存藥材的既定風格,主要是可以防止生藥材受潮。

 

第8區,Symbols of pharmacists' shops

這區我覺得是最有感的地方,因為他標示了藥局LOGO的演化。

三根湯匙的LOGO,這是Richard Rudolf Weber設計的。

意思是一天要吃三次一湯匙的藥喔!

另外這邊還提到當時藥房的命名,通常都會跟著老鷹、或是獅子,

一個是天空主宰,一個是動物之王。然後也會受到地域的影響,比如普魯士的藥局就常會用老鷹。

此外也會受到基督教或是穆斯林等等文化的影響。

 

直到20世紀初期,他們開始創造一個普世性的sign,就是一個紅色的A,這樣可以從很遠的地方就辨識出來。

後來在德國逛,只要看到這個sign都知道是藥局,還蠻有趣的。

 

第9區是臨時展區所以好像沒東西,略過。

第10區Laboratory 

這是最後一區,就展出一個小小的實驗室。

主要是進入現代世界後,自然科學的快速發展跟工業發展促成了人們對於實驗室的需要。

到現在每個生產藥的地方都會有實驗室了。

上面的燈很有趣。

 

接下來就結束要去逛賣店囉。

 

賣店小小的,但東西很多,有一些迷你藥杵跟花草。

小試管🧪可以買

 

大致上來說是一間很小的博物館,但分類很細。

故事也很有趣,整個參觀時間大約花費半小時。

醫學領域的東西真的有點遠,所以消化上花了不少時間,

不過分成10個實在有點太細了,順序跟分類都有點凌亂,沒有辦法一個軸線的串起來。

是有點可惜。總之是一個蠻值得來看的、很用心的小館。

 

附錄:本次的單字筆記。

1. dispensary 藥房

2. equilibrium 均衡

3. medicament 藥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海德堡 藥物博物館
    全站熱搜

    斐慕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